饮食择偶
人在单身的时候,难免被问:“你的择偶条件是?”
念书的时候,对另一半的要求通俗简单:样子好看、身材好、温柔体贴、幽默、有爱心、有才华。
出来工作以后,择偶条件非常实际(势利):男的要求女的经济独立,女的要求男方养得起她;最好家里有点钱,嫁入豪门简直杀鸡还神。
对爱情有浪漫憧憬的,就会讲一些比较抽象的择偶条件:心灵伴侣、一眼就感觉到对的人、有共同的梦想、爱我多过我爱他诸如之类的。
那饮食择偶,你是否听过?
我认为,选择伴侣就要选有共同的饮食观。
想想,这辈子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拿来吃吃喝喝。
爱对了人,跟吃对的食物,同样重要。
当我的口味只是吃些清淡小菜扒碗粥就能满足时,他却偏好重口味势要来个大鱼大肉。
当我注重养生只吃七分饱,他却点餐从前菜点到甜品,还要来杯珍珠奶茶当作夜宵。
我们连吃顿饭都无法沟通了,还能生活一辈子吗?
从食物的口味到份量,这样的择偶条件都做到了质与量的要求。
从饮食中,我们还能顺带看到彼此对人生的追求的价值观,甚至关乎未来油盐柴米酱醋茶的消费观。
从挑选的饮食中,就能看出你喜不喜欢跟这个人在一起。
点餐时,有的人每次都点不一样的套餐,勇于尝试,跟他一起也许可以体验很不一样的新鲜生活。
有些人比较守旧有规律,每次都点同一款鸡扒,跟他一起也许平凡乏味却也踏实。
用餐时,你也可以看得出他或她是否懂得品味生活。
一份精致的意大利海鲜饭,对方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品尝还研究起饭粒的熟度与香料的配搭;
抑或只是大口大口的吃下,就跟吃经济饭没有分别。
饮食观还能带出消费观。
你的他或她喜欢点够吃就好的单点,还是一定会点看似超值的套餐。
又或者,只要看到喜欢的食物都会买来吃,很舍得把钱花在吃喝的刀口上,不管它多贵只要好吃就是值得。
这些饮食观价值观消费观没有对错,只是适不适合自己的生活取向罢了。
选择一个伴侣,是一辈子的。
这一辈子,我们在饭桌上的时间,吃吃喝喝的时间很漫长。
其实说了那么多,择偶条件都只是一个指引,
遇到对的人那一刻,一切也许都不重要。
没有人在乎你当初要求的高富帅或白富美是否真的找得到。
就算你找到个一米八,长得像韩流明星,还开法拉利;
不爱你就连一餐饭的时间也给不了你的时候,这些条件都是多余。
我们要的,不是那个那个为了你放弃吃鱼柳堡改吃鱼粥的他,
也不是哪个一味委屈配合你迁就你的他。
所谓对的人,也许只是那个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你包容你,